乐文小说网 > 假太监: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> 第238章 坏了,成原作者了

第238章 坏了,成原作者了


第238章  坏了,成原作者了

“若是居士坐镇辽东,可切记要注意那建奴!”

辛弃疾闻言,目光微凝。

他对建奴女真之事了解不多。

只从十几年前的朝廷文书中窥得一见。

这女真乃是辽东蛮夷,不同于草原游牧蛮族,靠渔猎发家。

这让女真人战斗力颇为强悍。

毕竟弱些的,早就死在狩猎过程当中了。

李唐边患一直很严重。

先帝时期辽东大敌是喀尔喀,而女真部落其实就是当时辽东督师为抗衡喀尔喀扶持起来的势力。

却不想到今天,却被家犬噬主了。

“特别是努尔哈赤此人,乃是一雄主。”林尘语气凝重道。

哪怕他不喜欢建奴,以及其创建的满清。

但也不得不承认。

努尔哈赤此人作为开国皇帝,是有能力的。

“雄主么?”

辛弃疾听闻林尘这么说,微微点头。

他是听进去了林尘这番话。

毕竟在辛弃疾眼中,这位鬼面将军战功算得上卓著。

哪怕努尔哈赤在其手中吃过败仗,也被林尘如此慎重提及,想来此人当真不凡。

辛弃疾点头称是:“某家省的。”

不过。

林尘自己其实对努尔哈赤倒不是太过担心。

老奴到底是年纪大了。

原定历史,对方也没活多长时间。

至于老奴后面的接班人。

里面也有不少名气颇大的存在。

例如皇太极,多尔衮等等。

只是这几个,在林尘看来不足为惧。

原定明末建奴能入关,当真是天时地利具在,加之明朝君臣上下都在下坡踩油门加速导致的。

正所谓明军满饷不可敌,何处要满饷?

那就是满清这里了。

施行军户制度的辽东,肉眼可见将会在三十年内拥有一支良家子组成的边军。

其放在辛弃疾手里的话,辽东局势大概会是这样。

前两年辽东边军收缩,第五年辽东边军开始与后金针锋相对。

第十年辽东边军北上犁庭扫穴。

当然。

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
这番林尘和辛弃疾的对话,二人聊了快一个时辰。

互相都是意犹未尽。

辛弃疾没想到这位鬼面将军,竟有如此远见的大方向战略。

如今李唐朝中,能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!

简单来说,就是有宰相之才!

林尘自然不知道辛弃疾对他的评价如此高。

若是知道了,怕是会汗颜。

他在这方面更像是赵括,纸上谈兵还行。

毕竟有前世的数千年眼界积累,规划大方面战略是一把好手。

换作网上任何个键政家,都大差不差。

林尘很有自知之明。

“对了。”

林尘想到什么,鬼面之下的表情泛起一丝玩味,用着似笑非笑的语气对辛弃疾问道,“居士,本将这里有首词,可否指点一二?”

“哦?!”

辛弃疾闻言来了兴趣。

毕竟是青史诗才,哪怕在这个世界,也早已显露头角。

当年辛弃疾科举时,所写的诗句传出,引得当时京城纸贵。

辛弃疾本人官运不兴,可在文人圈子里面,名声可太响亮了。

毫不夸张的说。

若是能得到辛弃疾指点诗词,怕是能让一些酸儒兴奋得晕死过去。

林尘所谓的诗。

自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了。

他抱着打趣的心思,想要听听原作者对自己所写诗句的评价。

这个可以归咎为林尘的某种恶趣味。
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

更吹落,星如雨。

……

众里寻他千百度。

蓦然回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辛弃疾听闻林尘念完,眼眸震动起来。

作为诗词一道大家的他,听完过后,又再次仔细咀嚼起来。

“众里寻他千百度。

蓦然回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越是品鉴,越让他震惊。

此词语言优美,音律更是无可挑剔。

更让辛弃疾为之震动的是写这首词的超然姿态。

好似一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这一切。

这些种种,都让辛弃疾忍不住拍案叫好!

“此词,可传世也!”

没想到眼前这位鬼面将军不光能打仗,还有这等才情!

辛弃疾自觉比较起来,都显自愧不如。

正所谓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
文人相轻是常事。

“林将军的诗词才情,某家做不得评价。”辛弃疾沉默片刻,说出心里话。

单轮这首词,他一点毛病挑不出来。

“啊?”

林尘满头问号。

若不是鬼面遮掩,他此刻就有些失态了。

难道这位稼轩居士没看出来这首词里面,独属于自个的风格吗?

林尘沉默片刻,方才后知后觉。

这首青玉案元夕写于辛弃疾目睹南宋朝廷昏庸,沉浸享乐当中。

方才着笔,借此痛批。

要知道写作这种事情,很看本人心境的。

就如算是一个时代的李白杜甫。

前者诗词当中极尽大气恢弘,谁人读了都为之一快。

而后者诗句当中,多以民生哀为主。

原因为何?

很简单,李白没有看到安史之乱后的景象,只看见不可一世的唐朝气度。

所以。

这个世界的辛弃疾,所写诗句没有原定历史那般愤世嫉俗。

反而多了一丝李白的大气。

毕竟他所在的时候,开始先帝开国李唐的盛世。

虽说后来辛弃疾所写诗句渐渐褪去华藻,大有李商隐诗句当中,看完安史之乱结束,打算力促中兴的意思。

好嘛。

想明白这些的林尘,嘴角微抽。

显然辛弃疾这是把这首词当做他本人所作了。

林尘欲言又止。

辛弃疾却不知林尘这复杂心情,大有看见知己的意味。

这首诗当中讽刺南宋当朝奢靡享乐,则是被辛弃疾认为是林尘在嘲讽当朝武勋。

“就是不知林将军所言诗中那位女子,是何人了。”辛弃疾打趣道。

任谁听了全诗。

都会忍不住好奇是多么美丽的女子,方才让林尘如此念念不忘。

林尘嘴角微抽,叹息不语。

算了,就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美妙的误会好了。

反观一旁的穆桂英听傻了。

原本二人话题聊到辽东之事,她就不敢插嘴。

相比起来这种事情,一个小小的无忧洞,让穆桂英有些不敢叨扰林尘。

再听二人将话题换到诗词之上。

也是穆桂英听不懂的赛道。

等辛弃疾从五城兵马司离开的时候,嘴里依旧念叨着这首青玉案元夕。

林尘送走对方,这才看向穆桂英,揉了揉眉心。

对了。

他今天原本是打算做什么来着?

于是。

林尘和穆桂英在五城兵马司大堂大眼瞪小眼。

咳。

对了。

他今日是来问问无忧洞之事。

……


  (https://www.lw00.net/2572/2572370/11110864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w00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w00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