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三界动乱之后羿 > 第165章 遭遇背叛

第165章 遭遇背叛


贺义正加入起义军以后,大帅李子成采纳贺义正意见,分兵两路向京都进军。

  李子成率十万主力从东面向北行进,贺义正带着马炙只领了八千余兵力从南路向北。

  宫里龙帝听说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,十分焦虑。

  他召集群臣朝堂开会,先把群臣痛骂一顿。

  “早跟你们讲过了,要对下面的老百姓好一点。多替他们着想,帮助他们发展生产,减轻赋税,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。一个个都当耳边风,只顾自己升官发财,不顾百姓死活。还说老百姓都老实好欺,不敢反抗。现在呢?起义军要来割你们的人头了,你们说怎么办吧。”

  众臣有口难言。明明是龙帝自己只重军事、无视民生,多少大臣上奏谏劝过,他置之不理,还故意打击政见不同、替百姓说话的大臣。

  如今出了事,焦头烂额之际,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众臣。说什么“君非亡国之君,臣皆亡国之臣。”

  还是太尉严桧站出来说话:“陛下,当下紧迫之事,先要剿灭这股叛军。”

  也是啊,现在光生气骂人有什么用,还是解决现实问题当紧。

  “叛军分成两路,朝廷兵力有限,诸位看,先打哪一路吧。”龙帝说。

  参军王干说:“李子成是叛军主力,应先将叛军主力击垮,才能一劳永逸。”

  “参军大人言之有理。”龙帝表示赞成。

  “不行,臣认为,应该首先消灭贺义正。”太尉反对。

  “为什么?”龙帝望向他。

  “陛下,李子成一介落弟书生,军事才能浅薄,不足为虑。然贺义正熟读兵法,领兵多年,颇有战场经验。他才是朝廷真正的心头大患,必须尽早铲除,决不能让其羽翼丰满。”

  严桧的话很有道理。不过他真正担心的,倒不是贺义正的军事才能,而是贺义正是他的仇人,他必须先干掉自己的仇敌。

  李子成的目标是推翻整个朝廷,而贺义正打出的旗帜是“清君侧、诛严桧”,是冲着严桧一个人去的。

  因此,在李子成和贺义正之间,太尉更惧怕和憎恨贺义正。当然要主张先消灭贺义正了。

  大家一番讨论,最终还是同意了太尉的建议,先集中兵力,全力歼灭贺义正。然后掉头攻打李子成主力。

  同时任命参军王干为平叛将领,领兵二十万围剿贺义正。

  王干遂率军出征,在距京都三百里之外的一条大河边,截住贺义正去路。两军以河为界,形成对峙。

  王干刚刚到达的时候,马炙就劝贺义正后撤逃离。贺义正只有八千兵力,八千对二十万,兵力如此悬殊,晚走一步,就会被四面包围。

  但是贺义正不同意,他决定要打。他说,后退的后果,就是被敌军持续追击,直到无路可逃。

  当然,他也明白兵力悬殊,没有胜算。

  他派出传令兵,急驰李子成主力大本营,请求李子成率主力前来支援,一起合力打败王干。

  贺义正没有想到,他却被李子成背叛、当成了弃子。

  李子成接到贺义正求援后,召集部属们开会,商讨怎么驰援贺义正。

  结果部将血月建议,正好趁着贺义正牵制王干大军的良机,李子成主力可直接攻破水国南城。

  南城是水国最大,也是最富庶的一座城市,水国一半的资源都在这座城里。占领了此城,等同占领了半个水国。

  此城对李子成的诱惑可想而知。

 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,考虑从起义军“大利益”出发。李子成不惜背信弃义,无视友军贺义正被剿灭的危险,率军直取南城。

  目光短浅,只图眼前利益,毫无战略远见,是历代农民起义军最爱犯的毛病。

  李子成回复贺义正的传令兵,假惺惺答应,他一定会迅速支援。还叫贺义正要顽强坚持,拖住王干大军。

  送走传令兵,他就下令拔营出发,向南城进军,把贺义正抛之脑后。刚刚还跟贺义正信誓旦旦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,转眼就把“结义兄弟”背叛了。

  贺义正接到传令兵带回的李子成信件,倒是信以为真。有了起义军主力支援,此一战他信心百倍。

  然而等了两天,李子成大军的踪影都没看见。

  为了避免被王干调兵包围,贺义正决定主动出击。

  “可是,援军还没到啊。”马炙担忧说。

  “会来的,咱们边打边等,他们一定会来的。”贺义正说。他心里也开始怀疑李子成那边有变,但对属下们他必须这么说。只有这样,全军才会保持士气旺盛。

  兵力悬殊,无论怎么打,都没有绝对的胜算。

  出击之前,贺义正向全军坦言:“老实说,这是一场恶战,也许等到主力支援到达的时候,我们已经全军覆没。但是,面对强敌,我们没有退路,退缩只会让我们死得更加悲惨。兄弟们,让我们站着去死,不要跪着求生。”

  众将士并未被吓倒,反而被激励,齐喊:“我们誓死跟随将军。”

  为了出其不意,他们选择深夜渡河袭击。

  王干得知贺义正只有区区八千人,完全放松警惕。心想贺义正肯定是千方百计准备逃跑,绝不可能还敢主动出击。

  贺义正渡河成功,首先就绕后袭击王干的粮草,几把火将王干粮车烧个精光。

  王干军营顿时大乱。王干好不容易组织起抵抗,率军反击。

  贺义正故意让小股兵力将王干大军引开,一旦军营空虚,立即占领其大本营,竖起起义军大旗。

  平叛军回头一看,大本营挂上起义军旗帜,认定是起义军李子成主力到了。官兵顿时斗志尽丧,一溃千里。

  王干兵败,没有逃跑,知道逃回京都也是一死。他被士兵押到贺义正面前,主动跪下投降。

  贺义正接受了王干的投降,收服了部分投降的官兵。

  这一战,不但让贺义正解除了危机,更重要,以少胜多的精彩故事广为流传,让他声名鹊起。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投奔他,贺义正的实力迅速大增。

  至于李子成呢,倒也如愿以偿,成功击败了南城守军,占领了南城。

  但他背弃了贺义正,把贺义正推向了自己的敌对面。

  李子成于是尝试写信给贺义正,编了一套“合理”的理由,解释没有支援他的原因,请求贺义正的谅解。并表示起义军取得占领南城的巨大胜利,得益于贺义正拖住王干主力,贺义正功不可没。决定给予贺义正封为王侯的奖赏。

  贺义正明知李子成言行不一,不讲信义,根本不值得信任。但他现在还不想成为“农民军”的敌人。

  农民军是为生存而战,是朝廷不顾民众死活,才逼迫他们造反。

  他如今也是朝廷叛将,跟农民军是同样的立场,他必须支持农民军。

  他便回复李子成,表示理解。并愿与起义军继续协同作战,进军京都。

  李子成阅信大喜。只当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贺义正傻傻的一无所知。


  (https://www.lw00.net/2613/2613210/11110936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w00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w00.net